
面对高考新专业、学科大类招生,家长掌握以下技巧,孩子不迷茫
临近高考,跟家长聊聊高校新专业以及大类学科相关问题,近年来很多的高校的新专业是频频的推出,实行大类学科招生,而且很多新的专业名称很潮很酷炫,这些新专业往往没有学科实力和就业方面的资料,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是一头雾水。
家长和考生面对专业选择应当掌握以下技巧。
【资料图】
第一,了解课程设置。
像很多高校中有一些专业名称是非常新颖的,比如有金融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管理等,很多学生看到专业的名字酷炫就直接盲目的报考,其实考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有就是就业方向这些问题,同时选择专业也要考虑好学生的一些志向和兴趣爱好。
第二,考察师资力量。
在面对一些比较偏和专的新专业的时候,不要忘记去考察一下院校的师资力量和一些行业的背景,学校的培养目标这些因素。
这与孩子将来的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高校因为专业名称不好听,而采用了新瓶装旧酒的手法,把它变成了一个新的专业,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的问题。
第三,分析专业的就业前景
那么现在很多考生总是喜欢报金融、贸易之类的热门的专业,事实上热门与冷门它都是相相对而言的,随着现在社会上的需求的变化,冷门和热门也会出现交替的问题。因此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应该考虑当下的一个发展趋势,并且结合一下自己的意见和兴趣,对关注的专业发展前景做出一个判断,不要一味的直接追求热门专业。
第四,新开设专业与院校的关系
有个别的院校开设新的专业与学校传统的专业优势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比如说工科类院校开办一个影视专业,农林院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对于这些所谓的新的专业,各位考生和家长们需要谨慎的对待才行。
面对大类招生,家长和考试该怎么办。
各位家长可能会迷糊,还不明白大类招生的意义,而恰恰它又是能够准确报考目标专业的关键所在。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这个相同或者说是相近的学科本类的专业,进行一个合并,按照一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直接填报这所学校专业大类名称,就是大类招生。
通过这种方式录取的考生,一般在本科阶段前一年到两年是统一学习基础课程。
等到大二和大三的时候,通过对学科和这个专业的学习,经过了解之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这个院系的范围内自主的去选择专业。
目前,已经有近一半多的211工程高校是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分成这三种模式。
一, 按照学科招生,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就是在同一院系内,部分专业是按照院系大类填报志愿。
二,高校以基础班或者特殊的实验班进行招生。比如,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
三,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学生进校后,统一进入学院,不分专业,直接进行通识教育。大二之后再分专业。
进行大类招生的好处是什么?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各位家长和考生会跟着感觉选专业,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选择志愿的时候,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都是比较盲目。
按照学科大类招生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一个选择空间。虽然说只填报四五个志愿,却很有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的专业。
另外一方面讲,学校按照这个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是看的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则是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大大的增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