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曾经号称是“全球华人网上家园”的天涯社区进入了“休克”状态,网站与APP均已无法打开,也使得这个曾经无数网络事件的话题中心、诞生了无数网络名人的论坛似乎走到了末路。然而,天涯方面的运营团队却觉得或许还能“抢救”一下。
【资料图】
近日,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宋铮就发起一个名为“七天七夜,重启天涯”的直播义卖活动,试图用邀请天涯网友、前员工来直播带货的方式,为天涯筹集到300万元用以支付电信机房等费用,并使得其重启。
根据计划,此次直播于5月28日20:00开始在抖音进行,并持续7天时间。但可惜的是,此事的进展似乎与“重启天涯”项目组的预计出现了偏差,预想中八方云集的场面并未出现,首场三个小时的直播里最高在线观看人数仅1000人左右。截至本文发稿前,“重启天涯”这个抖音账号的粉丝量仅2万,累计发布的50多条视频基本上点赞数量也徘徊在200左右,而98元的“重启天涯”的纪念T恤只卖出了200件左右,差不多是仅仅完成了300万元重启资金的0.6%。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此次“重启天涯”活动会如此惨淡,与曾经天涯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地位有着如此大的落差呢?
其实在当下这个几乎是“万物皆可直播”的环境下,以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宋铮为首的“重启天涯”项目组选择用直播带货来试图挽救天涯是个可以说是最正确的选项。毕竟前有罗永浩用直播带货不仅还了债,还顺势开启了“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后有新东方转型直播电商起死回生,因此也必须要承认直播带货是有魔力的。
不仅如此,“重启天涯”项目组还选择了经典的“情怀营销”,找来了天涯初代美女网红“冻龄女神”李芊墨、前管理员浪语、“周公子大战易烨卿”事件的主角易烨卿、《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的作者孔二狗等,一大批当年的“天涯大神”出场。事实上,“情怀牌”在商业层面早已被证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并且消费者往往也愿意拥“情怀”入怀。
而“情怀”的魔力,则在于它能有效寻找到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并激发受众某一个情感上的记忆点,从而触发产生集体性的回忆。也就是说情怀只要出现,便可以拨动时间的指针,将消费者带回有滤镜的回忆中,激发其真实的情感和记忆。同时由于集体记忆的存在,情怀也是目标受众之间的社交货币。
既然情怀营销在过去有着无数成功的例子,可怎么这次到了天涯这里就翻车了呢?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网民对于天涯社区并没有太大的情怀,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网络社区,天涯无疑承载了老一辈网友的青春和回忆,可在本世纪之初,上网冲浪其实是一个有着较高门槛的事情,而天涯社区的高光时刻也不过拥有300万的注册用户和3万日活,几乎当时十分之一的网民是他们的用户。这样的一组数字在二十年前让天涯成为了互联网的舆论中心,但在二十年后,相比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动辄数亿用户的年代,就显得有些不那么够看了。
那么当年的天涯用户,到了如今又是怎样的用户画像呢?或许就是40岁以上的男性了。要知道,在营销圈其实一直有个说法,那就是如果按消费力来为消费群体排序的话,男人应该排在女人、小孩、老人之后的,就更不用说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性了。因此想要从这一批消费者中获取收益,最起码得让他们看到价值。只可惜“重启天涯”项目组带的货,是纪念T恤、刺梨果汁、火箭残骸。
再加上,稍有理性的人更知道,300万元如今对于天涯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尽管这些钱确实可以重启服务器、让天涯社区再度运行起来,可之后又该怎么办呢?显然,天涯如今缺的并不是重启服务器的钱,而是一个可行的变现渠道。尽管都说“谈钱伤感情”,但在商业层面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谈钱”。
而BBS要如何挣钱这个问题,其实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基本是无解的,曾经猫扑、西祠胡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天涯社区同样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早年间BBS得以存在,是因为二十年前的网民还比较“天真”,也相信互联网精神,愿意用爱发电、愿意创作有价值的内容、哪怕没有回报。但当年天涯得以走向辉煌的土壤,在2023年几乎并不存在,如今也俨然没有了哪一个面向公众的网络社区,能做真正实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氛围。
更何况,作为BBS的天涯,已经没办法向创作者提供价值了。当年,天涯社区为创作者提供的是情绪价值,彼时明月在“煮酒论史”版块连载《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最初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历史观分享给论坛里的其他人。作为那个时候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天涯社区无疑是成名的捷径,就如同现在的抖音、快手一样。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大家对于天涯社区的情怀也并非天涯本身,而是怀念当年活跃在这个社区上的人、故事和氛围,是当初那个鎏金岁月里徜徉在互联网里寻找更广阔世界的感觉,可这恰恰又是当下的天涯无法再提供给用户的。所以在世纪之初的天涯与现在的天涯已经是两幅面孔的情况下,当年的用户想要寻找情怀,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标签: